发布时间:2023-12-31 21:41:58 | 51择校网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校官网:http://www.gs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创建于1949年9月,时称“甘肃人民公安学校”。几经变迁,1978年恢复办学后称 “甘肃省公安学校”,1980年更名为“甘肃省人民警察学校”。2001年7月,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甘肃警察职业学院”,是公安部、教育部核准的专科层次的全日制公安高等职业学院,隶属甘肃省公安厅领导和管理。选校网
学院现有大砂坪和皋兰2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912亩,校舍建筑面积20.3万平方米。学院建有安检安防、合成作战、经济侦查、电子物证、痕迹检验、DNA等实验实训场所43个,各类实验实训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亿元。建有训练场(馆)12个,与基层公安机关建立校外教学实践、实习基地47个。图书馆藏图书80万册,电子资源数据库2个。
目前有教职工343人,专任教师207人(副高以上职称和研究生以上学历分别为76人和94人,占比分别为37%和45%),获得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的教师40多名。开设公安类、法律类及与公安工作紧密相关的专业25个,其中2个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3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和公安高等教育重点专业、3个专业为省级职业教育骨干专业、1个专业为甘肃省高校课程思政示范专业、2个专业群列入省级“双高”建设计划、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是教育部第四批1+X证书试点院校。2020年被教育厅评定为“甘肃省优质高职院校”,2021年入选甘肃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群建设计划”。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8300名,每年培训在职公安民警1.6万人次以上,总计培训在2.2万人次以上。
学院始终坚持政治建校,始终将培养“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合格人民警察放在首位,秉承“推诚尚勇、持公守正”的校训。坚持教学中心,质量为本;坚持突出特色,全面育人;坚持面向公安,服务社会;坚持学战结合,创新发展;坚持立足甘肃,辐射西北。以服从服务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为中心,以推进公安院校人才招录培养体制改革为动力,实行学历教育、公安科研、在职培训三位一体办学模式,不断改善办学基础条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训质量。
办学70年来,为西北省区乃至全国公安、司法、安保部门培养输送了2万余名专业警务人才,培训在职公安民警11万余人次。毕业生中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全省各级公安机关的领导干部和骨干力量。办学水平和治校能力在全省职业院校中逐步达到前列,成为甘肃及至西北公安司法机关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补充人民警察的主要渠道。
专业名称 | 学科门类 | 专业类别 | 学制 |
---|---|---|---|
网络舆情监测 | 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 | 公共管理类 | 三年 |
社区矫正 | 公安与司法大类 | 法律执行类 | 三年 |
现代文秘 | 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 | 文秘类 | 三年 |
民航空中安全保卫 | 交通运输大类 | 航空运输类 | 三年 |
心理咨询 | 医药卫生大类 | 健康管理与促进类 | 三年 |
禁毒 | 公安与司法大类 | 侦查类 | 三年 |
法律事务 | 公安与司法大类 | 法律实务类 | 三年 |
道路交通管理 | 公安与司法大类 | 公安管理类 | 三年 |
刑事侦查 | 公安与司法大类 | 侦查类 | 三年 |
司法警务 | 公安与司法大类 | 法律执行类 | 三年 |
安全防范技术 | 公安与司法大类 | 安全防范类 | 三年 |
党务工作 | 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 | 公共事业类 | 三年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电子与信息大类 | 计算机类 | 三年 |
治安管理 | 公安与司法大类 | 公安管理类 | 三年 |
司法鉴定技术 | 公安与司法大类 | 司法技术类 | 三年 |
建筑消防技术 | 土木建筑大类 | 建筑设备类 | 三年 |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 | 电子与信息大类 | 计算机类 | 三年 |
运动训练 | 教育与体育大类 | 体育类 | 三年 |
刑事科学技术 | 公安与司法大类 | 公安技术类 | 三年 |
社会工作 | 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 | 公共事业类 | 三年 |